服务 · 监督 · 管理 · 协调
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辽宁省资产评估协会

"互联网+"时代下的财会人

发布时间:2015-07-22

从一摞摞厚厚的账本到一台台便捷的电脑,从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到鼠标的点击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财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愈来愈多的财会人在时代的变革中学习成长,成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优秀财务工作者。

只要思绪转一个弯

世纪60年代出生的傅伟民,已经在会计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从20多岁刚工作时苦练算盘工夫,到年近不惑时钻研计算机技术,老傅感慨,会计这个行业,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一开始工作时,大家都使用算盘记账。那时候,谁的算盘打得快、打得准,就可以称得上是业务骨干。后来有了计算器,但我们还是依靠一纸一笔的手工记账。到2000年以后,计算机开始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这对于像我这个年龄的财务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开始学习财务信息化系统,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傅伟民坦言。

如今,会计们扔掉了算盘,全部用上了电脑,有了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甩掉了手工账,实现了信息化。信息化、网络化助推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也给财会人带了各种变化。

傅伟民告诉记者,在这一系列工作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财会人必须学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尽管学习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很多当年的老同事,因为无法熟练操作财务信息软件,工作内容依然还是重复基础的记账工作,不能转向更高端的财务管理,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停滞不前。”这个思路的转弯,如此简单,但却成为了大部分老财会人蜕变的起点。

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戴于程也和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老傅有着同样的感受。戴于程说:“尽管我们从小就在使用电脑、手机,但是依然不能停下脚步。眼下,云会计、‘互联网+’等技术都在应用到财务领中,一直学习是财会人始终要做的。”“互联网瞬息万变,没有人知道互联网的明天会是怎样。作为一个财会人,我不禁在想,财会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够适应这样的行业。既然财务的本质就是反映业务实质,那么业务变,财务就必须随之改变。所以,别以为做财务的就稳定,传统行业的财务常常给人的印象是稳定刻板,但是作为一名互联网的财会人,需要激情,需要做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准备,并乐于去接受它,迅速适应,快速反应。一成不变就意味着退步和灭亡。”戴于程兴奋地说。

知识要不停地“新”

手工记账的阶段被会计界称为“会计1.0时代”,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则是“会计2.0时代”的典型特征。目前,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经过2.0时代的发展已进入到协同交互的3.0时代。在这一时代,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变得迅速、快捷。

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中,会计人唯有回到办公室才能进行记录、计量等会计业务的处理。然而,在“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在云端共享。通过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终端,会计人可以随时随地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会计人的工作效率。

“互联网+”带来了企业的高效运作,同时也对企业管理层和一般会计人的知识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只有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优化管理,才能实现对企业高速发展的良性适应。

戴于程表示,“互联网+”时代下,对财会人而言,我们的产品就是编制的各种报告、报表、底稿、凭证等。我们就是自己的产品经理,我们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互联网+”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会计人的工作效率,给会计人带来了更多的胜任感、自主感和尊严感。然而,这也给会计人的知识结构、知识管理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大时代把会计人从繁杂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重点转向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决策。云会计、信息化等一系列的技术变革为会计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会计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辅助企业决策或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中去。

傅伟民认为:“事实上,财务和公司是一体的。财务是对公司运营的反映。管理层通过财务数字来判断所执行的业务决策和发展方向。如果没有优秀的财务呈现,管理层便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财务管理者不仅要学会使用互联网工作进行便捷的工作,更应该从更新财务知识结构、优化财务管理能力入手,掌握财务管理的真正核心。”在线培训学习无疑是一个提升知识结构的良方。正如正保远程教育董事长朱正东所言,教育是一个用时间和汗水来成就的寂寞事业。教育的进步与创新永不停歇。现在,视频学习、在线授课,甚至于中华会计网校当下推出的适应于智能手机等各种智能系统而围绕单个知识点打造的10分钟一单元的移动课堂,都使学习的课程越来越人性化,也越来越碎片化。

但这些创新,都具有一个特点:更利于财会人的学习。

学习,必将是财会人一生的主旋律之一。

而企业整体和个体会计人只有不断实现自身知识的优化管理,才能在“互联网+”这一新型业务模式下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